9月18日,校团委商旭老师组织带领由校“青马工程”新时代知行人才计划第二批学员、校学生会、校社团联合会学生骨干组成的2021年秋季学期《U乐国际官网手机版生社会实践的知与行》课程学员前往佳木斯市郊区人民法院参加“全民国防教育日公众开放日”活动,以“零”距离的学习方式切实体会法律的权威性,感受法律的威严与神圣,佳木斯市团郊区委书记李国栋、团郊区委副书记吕海媛参与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。



谨遵疫情防控指示,所有成员佩戴口罩,扫码测温后进入法院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大家实地参观了羁押室、警务监控中心、诉讼服务中心、法院安检通道、审判法庭、执行指挥中心、审委会会议室及法警体能训练中心等场所,现场体验了诉讼自助服务终端等智能设施的操作,并观看了工作人员信息化演示《郊区法院2020年度工作报告》等视频专题片。



活动过程中讲解员同志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一一进行解答,并让同学们坐上审判席、敲响法槌、体验法官职业、了解庭审流程,最后师生们走进审判庭,现场旁听一场刑事案件。庭审中,公诉人宣读起诉书,控辩双方围绕犯罪事实进行举证、质证、发表辩论意见,被告人作最后陈述。整个庭审过程庄重严肃、秩序井然,同学们听得认真专注,进一步提升了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。



本次活动结束后,团员青年们纷纷表示,此次参观学习不仅感受到了司法的公开,更丰富了大家的法律知识,提高了法律意识。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我们既要铭记历史的耻辱,也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好自己。靡不有初,鲜克有终;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中国青年要以实现祖国伟大复兴为己任,增强中国人的志气,骨气与底气,不负时代,不负韶华,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。在新时代的浪潮中,需要我们学好文化的同时,更加丰富法律知识,做知法懂法的好青年!

心得体会
人文学院 王欣临
“法令行则国治,法令弛则国乱”,我国自古便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,去“内儒外法”更是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在思想。今天在团委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有幸走进了郊区人民法院,切身感受到法律所蕴含的独特精神。
进入法院,最吸引眼球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话语,这是新时代人民法院的工作目标,也是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,增强人民获得感的重要举措。在参观法院的过程中,我看了“智慧法院”的建设成果;在庭审过程中,我感受到了法律中所蕴含的平等与正义。
通过这次参观,我对我国的司法制度、司法体系有了更具体的了解,更提高了我的法治意识。
临床医学院 葛林
“法律人的高明不在于照本宣科,而在于在规则与事实之间游刃有余”。在今天的庭审旁听的时候,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。法律程序有它规定的流程,不能违背和忤逆;而在判处被告人罪行时,根据认罪态度进行量刑减轻。
就像罗翔老师说的,“法律要倾听民众的声音,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”。我们有幸能与法律零距离接触,感受法律无与伦比的神圣与庄严,同时这也在提醒我们要注重理论,扎实开展理论学习,从源头上遏制浮华思想滋生,崇尚法律、相信法律、敬重法律,捍卫正义和公平的精神,培养我们为国家、为民族、为人民尽心办事、全力负责的信念,争做言以诚尺、行以法度的社会主义新青年!
教育科学学院 王艺博
今天在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,我第一次有机会走进了庄严肃穆且心驰已久的法院,心里充满期待,在走进法院大门的那一刻,我感受到了法院的威严。
在讲解员的讲解下,我们参观了诉讼服务大厅和刑事、民事、少年审判法庭,了解了法院的立案流程和审判流程。在刑事审判法庭前,我们感受到了法庭的庄严肃穆,并开展模拟庭审,体验了法官、书记员、辩护人、公诉人等职业。我们了解了法官、检察官、书记员、法警、被告人等角色,以及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。我们在每个角色的位置都坐了坐,体验了一次。当我坐在审判长的位置上时,法槌一敲,我感受到了审判长的威严;坐在书记员的位置时,我觉得做人要严谨,一丝不苟;坐在被告的位置,则感觉无地自容……
通过本次活动,让我觉得法律所散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光芒!同时我还明白这样一句话的含义:“野蛮人的武器是拳头,而文明人的武器是法律”。在我们遵纪守法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受侵害,这就是一个聪明人拥有的一切财富!
人文学院 赵鑫宇
在佳木斯市郊区法院参观中,我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肃重,身为一个法学专业学生,一直对法院这种神圣之地有着强烈的向往。
要拥护法律,也要对法律保持敬畏;公正仁爱,有罪有罚,对于可控的事情要保持谨慎,对于不可控的事情要保持乐观,人只能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,你要接受这个事实,并且以乐观的心去面对这一切。也希望在以后的法律知识学习当中,培育真正的法治理念,成为真正的法治之光。